华为公有云来了。

当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在华为生态伙伴大会2017上宣布这一消息时,业界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不是这个事情不大,而是业内早就预料到了,华为进入公有云市场是迟早的事,只不过现在正式宣布了。

华为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投入的力度是有目共睹的,这次做公有云也一样,成立专门负责公有云的Cloud BU,增加2000人的团队,这是第一阶段的排兵布阵,招人其实从去年年底就开始了。

华为为什么要做公有云?简单来说,服务是未来的方向,卖盒子附加的价值将越来越低。如果不变,不久的将来很可能被时代所抛弃。

为什么现在宣布做公有云?

事实上,华为早就开始做了。华为在2015年7月即推出了华为企业云,目前已经与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和中国电信等海内外运营商联合提供公有云服务。选在这个时间点大声喊出来是因为公有云的效益已经初现,从大的环境也能看出这一点,百度云、网易云都在加大投入。

不管怎么说,变则通,通则久,变则将在未来的3-5年后继续引领时代。很明显,这是一道只有一个选项的选择题,变是答案。

成功,是有先决条件的

既然只能变,那华为有可能蜕变成功吗?

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做公有云想成功得有几个基本要素:

  • 第一是钱,为什么阿里云的发展势头那么猛,首要因素是源源不断的、不计成本的投入;
  • 第二是技术,虽然钱能买来技术,但是要转化为自己可以掌握的,是需要时间的,现在公有云市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已经不再留有这个窗口,如果想胜出,良好的技术积累是必须的;
  • 第三是生态,公有云中IaaS的本质是换个形式卖盒子,传统卖盒子时代,合作伙伴重要,到了云时代,合作伙伴依旧重要。因为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盒子,都无法解决用户的业务问题。
做公有云,华为能成功吗?

一条条对应分析华为:

  • 首先,华为是有钱的。更重要的是,华为一旦真正要做一件事情,投入是不计成本的。
  • 其次,华为是有技术积累的,从硬件到软件,而且这些技术都是经过实践的。
  • 再次,华为已有一套庞大的生态系统,其中在云体系能共用的有很多,这是其一;其二,在构建生态方面,华为有整套的方法论和实践,即便重新构建一套体系也不是难事。

从做公有云的几个基本要素来看,华为是有成功基础的。

技术,是最大的保障

既然具备了成功的基础,如何快速迎头赶上,会进一步考验华为做这件事情的专注度、技术成熟度(是不是拿来就能用)和对商业层面的理解(如何快速做大做强)。

只有把这些层面都做好、想清楚,华为就能成长为公有云巨头。

关于专注度,我不再多言,但凡华为看好的、认定的事情,没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都是在全力推进,业内有目共睹。所以,无论是钱、人,在做公有云这件事情上,华为都会不遗余力的投入。

至于技术成熟度,做公有云、做IaaS最重要的几个组成部分: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网络),虚拟化,云管理平台,这些华为都有,而且越做越好,看看第三方机构的评价更有说服力。

  • 2016年Gartner发布的服务器魔力四象限报告,华为从特定领域者象限进入挑战者象限;
  • 同年Gartner发布的通用存储阵列魔力四象限报告,华为迈入领导者象限;
  • 在2016年IDC发布的《IDC MarketScape: 2016全球虚拟客户端计算软件供应商评估》报告中,华为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FusionAccess被评为全球桌面虚拟化市场主流玩家;
  • 在Forrester 2016年新发布的报告“The Forrester Wave: Private Cloud Software Suites, Q1 2016”中,华为首次入围并荣获“强劲表现者(Strong Performers)”的称号,这也是进入Forrester wave 全球私有云软件套件报告的唯一中国厂商。
  • 在Gartner发布的2017年《分析数据管理解决方案(DMSA)魔力四象限研究报告》,华为FusionInsight大数据平台成功入围魔力四象限。

这里不再多表,同时受到多家第三方机构的肯定已经证明了实力。

厚积薄发,华为公有云成为战略

可能有人会质疑,公有云考验的是大规模运营的能力,而不是单个组件的能力或者系统搭建能力。没错,阿里云能够快速爆发也是因为之前做淘宝的过程中累积了大量的运营大规模系统的能力,华为有没有呢?

答案很明显,华为在公有云方面绝非白纸一张。

华为之前已经有构建、运营公有云的经验,无论是华为自己运营的企业云,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的政务云,还是与中国电信、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等联合推出的公有云,本质上都属于公有云的范畴。

换句话说,华为已经做公有云很长时间了。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迎头赶上AWS、阿里云等公有云巨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华为为什么现在做公有云,为什么能成功?这是由整个市场决定,也是由华为战略方向和积累有关。公有云的概念期已过,现在进入普及期,下一个阶段就是收割期。华为在2015年之前是小范围试水,2015年之后是正式运营,积累了大量的来自管理、体制、产品整合、用户、人才、技术方面的经验。再次成立BU,是提升到战略高度,是“力出一孔”的表现。

总的来看,为了公有云这步棋,这些年华为筹谋了很多,之前只是没有大声说出来,现在一切都明朗了。它有绝对的实力、也有绝对的信心来做这件事情。

如果华为做公有云这件事再不成功,估计能成功的没几家了。

据说4月华为会召开全球分析师大会会详细解读这件事,欢迎持续关注更多关于华为公有云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