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公司是“隐形冠军”,如果你不是行业内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些公司。比如帆软,成立11年,现有员工500多人,今年的营收目标是3亿元。作为一家做工具类的软件公司能做到这样的体量,大家应该知道其实力。利润暂时不知,毕竟是做软件的公司,只要上了规模,拥有一定的客户数,利润自然不差。

说了半天,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1
市场第一,这数据没毛病

帆软主做BI。

提起BI,你第一反应可能SAP BO、Oracle BIEE、IBM Cognos、Tableau等等,的确如此;不过,BI已经演进到第二代。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差异性是,使用人群发生了变化,从过去IT专属工具变成业务人员的工具;从要懂点编程语言懂点SQL的技术门槛变成人人拖拽的自助式服务;市场已经从“IT主导的报表模式”往“业务主导的自服务分析模式”转折。

帆软是典型的第二代BI产品的代表之一。BI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原来一些老牌公司的产品,早已不见踪影,要么系统臃肿庞大,价格太贵,实施和服务让用户用不起来;要么跟不上时代发展,转型缓慢,适应不了云、大数据的节奏。这就是帆软这类第二代BI厂商的发展机遇。

帆软为什么会在如此细分的领域这么专业,为什么会成为国内BI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公司?答案有多种。技术创业的公司,归根要用技术说话。也就是说,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过程中,只有建立在对技术的理解之上,以及推出符合国内用户使用习惯的产品,才能站住脚;这同时也是对行业的理解。其次才是帆软的管理之道、用人之道;最后是公司对未来的把握,管理层的眼界决定这家能走多远。

我们挨个看一下。

2
Fine软,就是好Excel表的意思

今年帆软在全国召开“百城巡展”,一站站召开案例分享大会。有一个案例是,浙江某集团年产值近600亿元,每年花在辅料采购上的费用高达30多个亿元。该集团的辅料采购全靠一个经验丰富的采购员,IT 部门帮他的采购经验固化为一些分们节省了5.1亿元的采购费用。

BI就如此厉害。

目前,帆软已经有6000多家用户,形成了诸多跨行业的优势。其实,与帆软同台竞争的友商并不少,但是帆然依托自己的开发优势,实现了让信息部技术人员专注处理加工数据,让业务人员专注数据分析支撑业务决策指导的跨越,第一次把中国可视化软件厂商的销售带到亿元级别。

帆软有两个核心产品:FineReport和 FineBI。 FineReport是面向企业信息部或者软件集成商的数据系统/数据中心搭建的整体解决方案工具,基于固定表样的数据展示工具,是CS(设计)+BS(使用)架构,强调的是页面的可塑性和精准性;FineBI是面向企业包括信息部门以及业务部门全体的整体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工具,基于大数据的自助分析及自主分析平台,能处理的数据量较大,可以处理数以亿计的海量数据,是纯BS架构。

公司名为帆软,其实是英文Fine软件的意思,刚开始是想做类Excel的报表软件产品,解决中国式复杂报表的统计分析需求;后来做大了,所有产品名前缀为Fine。

3
克制,把BI做到极致

帆软之所以能做到这个成就,与创始人的风格有关。陈炎是帆软的联合创始人,他和其他几个创始人在南京大学读书时,对报表和信息化有独到特研究。创业之后,当时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做。

“在2006年,我们工资是2600元,那时候为了生存,涉及到企业信息化的项目都做。有一段时间,这种战略的确见效,企业迅速扩大。我们也盲目乐观,认为只要懂开发,就能搞定信息化产品,什么OA、协同之类的都接手。”陈炎在采访中回忆说,这种不克制的行为导致几个月没有订单,大家一下慌了,调整经营思路,只做BI,这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克制”成了帆软的产品研发思路,强调本土用户的习惯,强调产品的易用性、移动化和场景化;不会为了概念而研发,比如云和SaaS。“用户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不一定非要强调SaaS,满足用户的需求最重要。”帆软希望将BI做成行业通用性的产品,少行业属性,少做模块化,专注在产品本身。

只要产品有价值,就能在用户那里站稳脚跟。“如果什么都做,必定什么都做不好。如果我们成为用户的总包商,满足不了用户的,我们就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共建生态圈。”

陈炎认为,帆软另一个成长的“秘密”在于人才。“我们有500多人,研发有将近400,其他是销售和服务。以销售为例,在这里工作过2年之后辞职的不过2、3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凝聚力?大部分的销售来自名校的校招,帆软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培养这些人,而且,所有的销售线索透明,业绩透明,不玩猫腻,相对公平。这种价值观形成了独特的帆软文化。看年龄,普遍比同行年轻,也缺少经验。但从业务理解和执行力度来说,丝毫不让老销售。

4
不缺钱,要不要融资?

现在帆软每年是70~80%的增长速度,领先于同行业。但是,在行业之外,从知名度和品牌来说,帆软相对低调,并不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成长。比如说在迅速扩张期,帆软并不太注重市场活动,一直重视的是“口碑”效益。“当你在市场上取得一定的口碑,产品优质,能够踏实服务客户,你的用户就会慢慢的主动找上门。”

有友商在资本的推动下,迅速获得大量用户和知名度,也有不少知名投资机构找到帆软想要投资,甚至提出要帆软“包装品牌”。对此,陈炎坦白说“还没有考虑清楚”,原因是“不差钱”。

举例说,银行重要的客户至少有200家,帆软覆盖的用户群体还不到100家。财富100强中有60多家使用,中国软件100强中有近70家使用,中国244家一级资质的企业中有超过一半和帆软合作;帆软产品成功应用在2万个信息化项目中,覆盖30万开发群体,拥有完整的BI生态圈;如此庞大的群体,以及想象力巨大的增长空间,帆软的未来可以说,“并不发愁,具有想象力。”

如果对标Tableau的,这家外企上市后的估值将近50亿美元,大概是300亿元人民币,是现在帆软营收的100倍。帆软会不会心动?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帆软考虑更多的是,产品如何持续发展,如何将公司做长久,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做大。

陈炎也说,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何方,是来自产品、市场还是来自资本?需要借助资本不断扩大还是借助资本不断收购产品?从BI行业本身来说,并没有可借鉴的对象。当前,帆软的经营状态“已经有上市的资格”,但是“还没有想好,对于股权结构、激励措施我们都还在学习中”。

5
手记:本土公司崛起之后的思考

了解帆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大数网公众号曾发过某个调研机构的报告,其中将帆软和IBM、微软等机构的软件相提并论,大有替换对方的感觉。这篇文章获得大量转载和评论。不难理解,“吃瓜群众”就喜欢看热闹,不嫌事大;喜欢看排名,尤其喜欢看到曾经的市场第一名跌落,这就是新闻。

后来接触过帆软不同岗位的人,也参加该公司主办的不少会议。坦白说,这些人和会议让人感觉“很土,缺乏包装”,语言和场面中,没有高大上的概念,也没有大谈趋势,更不会谈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概念,而是朴素传递信息,帆软是谁,为用户提供什么,价值点是什么等。

总体感觉,这还是一家“技术创新类”公司,立足在解决问题中,立足在本土用户需求中,不玩概念,踏踏实实成长。要说迅速成长,11年年营收近2亿元,不算多,很踏实,很稳定,也很专注。至于下一步该怎么走,这就很关键,考验创始团队的判断力,是否还专注在这个市场中,做深做小而美;还是要做通用型的平台厂商,是否能借助资本的力量,成为当年的用友、金蝶、东软、中软这类企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