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公有云基因的私有云,背后的洞察是?
在前几天UCloud用户大会暨Think in Cloud大会上海站中,UCloud CEO 季昕华开玩笑说“我们公司名字叫优刻得,一开始别人以为我们是做刻录机的”。这番自嘲的话引来参会者的会心大笑。
可不,在UCloud创业的初期,谁能想到云计算会有今天这种热闹的局面?以UCloud为例,刚开始做云主机,就是看到客户的变化,然后从网上淘来二手服务器演练。转眼过了8年,如今云计算的概念繁多,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企业云、专有云、行业云等让人眼花缭乱,而UCloud也不断摸索,硬是用技术——吃透客户需求的技术——进入了公有云第一梯队,服务器的数量、质量也是今非昔比。
这也是UCloud不断推出新产品的核心要素:只有理解了客户需求才能让产品落地,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新技术。
UCloud CEO 季昕华
接下来,重点看看本次UCloud推出的新一代轻量级IaaS平台UCloudStack,以及从市场方面看看UCloud的出海情况,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UCloud是如何理解客户需求的,如何用技术使解决方案落地的。
UCloudStack:一个重磅产品
说起Stack,估计大家并不陌生。国内阿里云、百度云的Stack已经有很好的案例,而Oracle和微软也有相关的产品。但是,这两类厂商的产品形态和出发点并不一样。国内云厂商的产品是公有云的延伸和补充,而国外云厂商则是弥补公有云没办法落地而选择的另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
这里不纠结以上产品的具体形态和出发点,只说Stack这类产品的价值是:既能享受到公有云的便利和弹性、敏捷等服务,还能享受到私有云环境下的安全、隐私、合规等要求。换句话说,就是在私有云环境中,以一体机的方式部署了公有云。
所以,UCloud在洞察客户需求之后,推出了自己的UCloudStack——新一代轻量级IaaS平台,专门服务那些有公有云需求但又无法部署,或者是既要满足私有云的某些特性也要满足公有云特性的客户。
不过,从时间角度看,UCloudStack并不是最先推出此类产品的厂商。为什么选择现在推出?估计有几个原因。
- 第一,要看在云管平台中,究竟是采用OpenStack好还是自研好?UCloud纠结了好几年,深入研究之后,决定两条线路并行。此次推出的UCloudStack完全采用自研的平台。UCloud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写了18万行代码,终于在2018年10月发布了1.0版本。整个代码量比OpenStack精简1/10,做到4个9的可用性,即可用性99.99%。最重要的是可控性较强。
- 第二个原因,真切看到了客户的需求在哪里,尤其是政府、金融、智慧城市等,这也是UCloud并不盲目跟风的重要原因。因为,从技术角度来说,很多业内的趋势都是伪需求。要让技术形成产品、解决方案落地,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更需要实践证明和落地。盲目推动技术和产品落地,不仅仅是人力、技术和资金上的浪费,也会因为这种不负责的行为造成客户的损失。
可以说,UCloudStack凝聚了UCloud在公有云上的运营经验,也凝聚了对客户的洞察。当前,UCloudStack已经为北京市政务云、泉州移动企业云、富士康工业云等客户提供服务。
出海:客户去哪里,我们去哪里
说完产品,再说UCloud业务出海。其实跟产品一样,UCloud不会单纯追求技术,UCloud也不会为了出海而出海,因为不是在当地建一座数据中心,业务就拓展出去了,业务没有落地数据中心就不产生价值。UCloud的策略是什么?跟着客户走出去。客户在哪里,业务在哪里,UCloud就会跟随客户在哪里,为客户业务拓展保驾护航。
在这个过程中,该完善什么样的能力就迅速补强。举个例子,今天企业出国首先考虑的问题里肯定有一项是网络,无论是开通国际漫游还是租用能在国外使用的上网设备,或者其它形式。原因很简单,没网很可能人就失联了。对于企业出海来说,同样的道理,而且企业对网络的要求更高,毕竟网络不稳定会极大影响客户体验。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UCloud做了很多技术跟进。比如通过构建海外环网,来提高数据中心的基础网络冗灾能力,从而满足公有云平台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要求。
再比如,Path X,一款致力于提升应用在全球访问质量的网络加速产品。下图是某UCloud客户在国内直连美国和使用PathX后再连的对比测试结果,看得出,使用Path X后,网络情况改善明显,TCP延时由364ms降低至224ms,可用率从82.5%提升至100%(测试中,使用443端口、TCP协议进行对比测试,时间周期为24小时)。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看得出,UCloud并不只是把数据中心建在了当地,而是把在中国多年积累形成的一套解决方案、服务都带到了本地,让客户享受与国内完全一致的服务。
因此,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理解了客户需求,从客户角度出发,在帮助客户的客户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才有了今天的UCloud。
技术不是根本追求,用户需求才是
参加完UCloud的大会什么感觉?技术,还是技术细节,以及背后隐藏的对客户的洞察能力。
技术体现在产品中,产品的价值又体现在客户使用过程中。正如季昕华所说:“客户的需求是我们下一个产品”。在短短的几年内,UCloud推出了100多款产品,很多大众并不知晓。观察这100多款产品,技术特性鲜明,而客户的需求更为鲜明。
比如“安全屋”这个产品。这来源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时间,两个互联网团队交换数据时,各自携带硬盘打车而来。数据拷贝结束后,当着对方的面把硬盘砸了。可见如何安全获得数据是一个难点。
后来,UCloud推出“安全屋”旗舰产品,又是建立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是让数据可信流通平台,在保证数据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让需求方获得数据的使用权,在确保客户隐私的条件下应用并发掘数据的价值。
再比如现场演示的首尔机房热迁移过程,真是“高速路上给行使的车辆换轮胎”,充满惊险和不确定性,最后在客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机房级别的热迁移,保障了客户业务的连续性,同时升级底层基础架构。
再比如推出基于可编程白盒交换机的UXR网络架构平台,解耦异构架构,给予客户最大的自由度和业务灵活度,提供了精确到IP粒度的网络灰度发布能力。
这类产品太多了,UCloud的技术厉害不厉害?厉害。但最厉害的不是产品,而是建立在客户需求之上,否则,仅仅是技术也不一定能帮助UCloud做到云计算第一梯队。
另外透露一下,当前,UCloud已进入不少领域,包括智能制造、金融、新零售、政务等,为这些企业提供公有云、私有云、行业云、混合云等定制化方案,而这才是理解客户之后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