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党中央在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人才培养是根本动力。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指导方向。那么,当前院校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如何?企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集中在哪些方面?这两者之间是否相匹配?如果职业教育与发展现实、发展需求脱钩,职业教育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因此,要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尤为重要,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训教学条件,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人才培养效率,让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职业院校中走出来,与企业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近日,百度云智教育联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企业、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调研,并产出《高等职业学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训教学条件建设调研报告》。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的建设情况,掌握行业目前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岗位对专业技能和实训的要求,为后续制定高质量的高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

 

该调研发现,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报告建议院校的实训教学环境建设要紧跟企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进而加快实现供需平衡,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企业层面:岗位需求量大,期望员工拥有3-5年实操经验

 

继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不断渗透到更多的应用领域,同时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本报告从行业分布、地区分布、岗位需求等维度,解读了企业层面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和特点,具体看点如下:

 

人工智能类岗位已遍布于众多行业,不同行业之间的需求存在差异。报告显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占比56.7%,教育占比13.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比7.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占比远超其他行业,这与其自身属性以及对技术的需求密不可分。同时,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等其他行业也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但占比偏低。

被调研企业从事行业分布图

 

从地域维度看,华东区域岗位最多。华东区域企业人工智能岗位占比高达39.18%,其次为华北地区,占比21.65%,从包含的城市来看,这两个区域分别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环京地区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地区,而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等区域的占比均未超过12%,且地区差异性不大。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区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实力密切相关。

被调研企业区域分布图

 

岗位需求量大,各岗位间的需求差别较小。报告显示,岗位需求最大的为计算机视觉开发工程师、机器(深度)学习开发工程师、智能终端开发工程师,占比均在30%以上,其次是机器(深度)学习实施支持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开发工程师。

企业对人工智能人才主要需求方向

 

除了上述角度外,本报告还对就业需求量较大的岗位,做了更细致的专业技能需求拆解,发现企业最为重视的工具和技能为 Python;同时,企业对人工智能人才比较需要的能力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系统开发能力、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与训练能力、深度神经模型构建与训练能力;超过半数企业希望所招聘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拥有3-5年工作经验。

 

院校层面:院校分布存在差异,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有很大发展空间

 

人工智能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因此,各院校也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持续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为企业与行业发展输出源源不断的人才。报告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院校地域分布、专业在校生规模、培养目标等维度分析,总结了院校的人才培养情况,对未来培养规划具有借鉴价值,以下几点最为突出:

 

院校地域分布存在差异,华东区最高。华东地区占比高达69.77%,远超其他区域,而华东区域的院校分布与该区域企业的需求基本匹配。其余地区低于12%,其中,华北与西北区域的院校分布与企业需求区域分布还存在较大差距。

被调研院校区域分布图

 

从规模看,院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教师配备规模较小,如下图(左图)所示,主要教师规模为10-20人,占比95.35%。兼职教师规模如下图(右图)所示,人数主要为10人以下,占比83.72%,有11.63%的被调研院校存在无企业兼职教师的情况。从这一数据可看出,院校人工智能技术专业师资配备规模尚有发展空间。

教学重点方面,注重相关基本知识培养。从报告看,院校重视的专业知识聚焦于理论与基本方法层面,主要目标包括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体系结构、掌握主流人工智能编程语言、掌握机器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等。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知识目标

 

加速人才培养,实现校企人才匹配

 

在接下来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院校应开设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丰富课程,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产学研”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抢占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战略制高点。同时,报告指出,院校应着力增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企业人工智能岗位的人才能力需求、院校人才能力培养期许与实训教学对人才能力培养相匹配。例如,增强学生对前沿问题的探索与研究能力、人工智能系统开发能力、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与训练能力、深度神经模型构建与训练能力、模型部署与推理能力等。

 

另一方面,各区域相关部门可鼓励院校增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开设与招生,加快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发展,特别是针对基础深厚、优势突出的高校,在学科、专业和拨款、招生名额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布局形成一批国家示范性人工智能学院。

 

近年来,百度云智教育一直深耕于职业教育领域,积极响应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导方向,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积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资源体系和产教融合的生态体系:

  • 联合院校、教育生态合作伙伴构建了先进的专业共建课程体系:包含百度智能云产品实践课程体系、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大数据课程体系、智能网联课程体系、智能物联网课程体系、智能营销课程体系、智能机器人课程体系、智能客服技术/人工智能训练师课程体系等8大课程体系;在2021年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经项目专家组评审,最终从8000余个项目中遴选出124个优秀项目案例,其中百度云智教育支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面向人工智能图学习的新理论教学与实践体系》和北京林业大学的《基于百度案例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成功入选2021年度优秀项目案;
  • 基于科研和教学两大场景,协同院校建立了平台级和应用级实训室:其中平台级实训室包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实训室;应用级实训室包含智能网联车、机器人、智能营销等实训室,共同构成云智教育实训室解决方案全景图。此外,实训室同时提供包含机器人原型机、工业质检设备、数字营销实验平台、智能物联网实训沙盘、智能家居实训开发套件、桌面小车等在内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操作和实践平台;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简单的应用开发、应用系统的使用,以及智能机器人,智能设备的操作,运维和服务,毕业后将可以很好地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2021年,百度云智教育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实训室案例入选了教育部2020年“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截止到目前,百度云智教育已经与国内数十所职业院校达成合作,搭建人工智能实训室、提供优质的实训室课程内容,持续进行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如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

 

除此之外,百度云智教育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能力评估和认证,通过量化人才生态效果、赋能垂直产业。百度云智教育已获批教育部1+X 第三批和第四批5个方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含:《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区块链系统应用与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工程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数据营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指导下,解决人才培养的先进性、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问题,是学习结果的凭证,为院校的实训室建设增加了更多资源和能力。

 

面向未来,百度云智教育希望联合教育部各主管部门、院校、学会、企业等,进一步加快构建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生态,为人工智能新基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助力加速我国 AI 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