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芯片上的“较量”延续至今。

从最初制造中国“威胁论”,到采取一系列具体制裁政策、举措,美国的打压越来越厉害,越来越肆无忌惮。

美国制裁中国的方向明确,即从限制半导体产业,到出口管制,最终目标是全面断供。

不计后果的打压

近期,美国对中国芯片的打压越来越明显。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27日报道,由于担心中国可能使用英伟达和其他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进行武器开发和黑客攻击”,拜登政府正考虑就对华出口人工智能芯片实施新制裁,时间节点最早是7月。

如果是真的,无疑会给中国与美国芯片公司有较深合作的企业带来不小挑战。

但由于这一行为也损害了美国某些企业的利益,已经有巨头带头反对。

美国彭博社当地时间7月14日报道,为阻止美国政府推出对华芯片出口新限制,美国三家芯片巨头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计划前往华盛顿,对拜登政府展开劝说。

站在商业角度,这三家“急眼”是必然。

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芯片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占半导体生产设备销售额的26%,是最大的半导体单体市场。

因此,这三家将中国视为主要市场。

拿英伟达来说,此前拜登政府对华芯片的限制,就限制住了英伟达A100和H100两款人工智能芯片,给英伟达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当然,英伟达也想着法子曲线“自救”,推出了一款H800,专供中国市场。

现在,美国政府如果真的实施新一轮限制,就会影响到H800,这是英伟达最担心的。

高通、英特尔也和英伟达一样,不愿意被政治捆绑。

“拉帮结派”,组团对抗中国

除了利用自己国家企业对中国进行打压外,美国还号召其他国家加入“对抗”阵营。

第一个是荷兰。荷兰政府宣布从2023年9月份开始管制DUV光刻机的出口。比如,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需要向荷兰政府申请出口许可证才能发运最先进的浸润式DUV系统。

另一个是欧盟。2021年,欧盟与美国成立了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通过建立关于半导体全球供应链再平衡的伙伴关系,提高各自的供应安全性以及设计和生产的能力。

欧盟对抗中国和美国对抗中国的不同点在于,欧盟强调去风险,美国强调完全脱钩。

这一点,从芯片法案就能看出来。

2022年8月,拜登将52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签署成法。该文件向在美国的芯片制造企业提供巨额补贴的条件是,这些企业必须同意“不在中国发展精密芯片的制造”。

欧盟43亿欧元的《芯片法案》则强调“自主”,希望加强国内半导体芯片的生产,在10年内将全球市场份额从20%提高到30%。

而且此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与中国脱钩不可行,不符合欧洲的利益。我们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我们的回应也不能非黑即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专注于去风险,而不是脱钩。”

美国的“小团体”还有其他国家。比如,2021年末,美国总统拜登倡导建立“芯片4联盟”(Chip 4 Alliance),该联盟包括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亚洲半导体供应大国和地区。

这些都能看出,美国不断“拉帮结派”,联合更多力量遏制中国芯片发展。

来自中国的有力反击

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果断出手,采取反制措施。

中国最大的反制是“自主创新”。

当前,我国已经意识到中国在芯片以及其他技术上的不足,开始探索自主创新之路,不断加大资金、技术、政策上的投入。比如,中国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完成了国内首颗4nm芯片的封装。未来还会有更多突破。

中国其他的对等反制措施也很及时。

今年4月,中国对《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进行了更新,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激光雷达与光伏硅片制备技术的入榜;今年7月,中国将对包括镓和锗在内的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

这几个举措都挺“巧妙”。

因为,镓和锗对制造电子产品和半导体至关重要,是美国武器装备建造不可或缺的材料,比如通信领域。

对欧洲经济也至关重要,两种金属都被列入欧盟的关键原材料清单。尤其是欧盟目前98%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欧盟完全依赖进口精炼锂(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成分),其中中国占有约80%。一旦中国将反制裁扩展到锂,欧盟将面临不小的麻烦。

当然,他们也有其他选择,比如镓,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有;锗,比利时、加拿大和俄罗斯有。

这里除了俄罗斯,美国、欧盟选择与其他几个国家合作也不是大问题。

但最难的是,中国主导这两种金属的生产,能够保持更高的量,更低的生产成本。数据显示,中国的锗产量占全球72%,占绝对优势地位;2021年,全球范围内中国生产了420吨镓,俄罗斯生产了5吨镓,日本生产了3吨镓,韩国生产了2吨镓,其他国家产量为零。

所以,他们很难完全脱离中国市场。

何时休矣?

短时间内很难结束。

首先,美国已经从芯片的方方面面展开,涉及EDA软件、材料和设备等芯片生产最核心、最重要的几个环节。

其次,“开弓没有回头箭”,这场较量已经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国家,突然没理由地结束不大可能。

在这种困境压力之下,国内企业燃起了自主创新的决心,持续投入研发,不断取得突破。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芯必然会崛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届时,这场“较量”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