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互联网与餐饮行业深度融合的时代,餐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竞争力、优化顾客体验的关键。如何高效管理数据、提升服务质量,成为餐饮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餐饮企业数字化运营的技术专家,刘鹏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期《DB 大咖说》特别邀请刘鹏为我们分享食亨在餐饮行业数字化运营方面的一些思考,以及食亨如何借助数据库的升级来简化运维流程、提高 SaaS 服务的 SLA。
本文为此次访谈的精简梳理,篇幅有限,如果您对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库上云等话题感兴趣,可以观看下方视频~ 👇
成立于 2017 年的食亨是伴随着餐饮行业连锁化发展而成立起来的一家数字化服务商,主要提供餐饮企业线上门店一站式电商解决方案和数字化运营 SaaS 服务,先后服务星巴克、蜜雪冰城、德克士等超过 6000 个国内外品牌的数万家门店。
多年服务餐饮连锁企业的经验,使得食亨对于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有着深入的理解,也深谙数据库对于餐饮企业数字化运营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食亨将数据库从 MySQL 迁往 OB Cloud,不仅实现了成本节约,还借助 OceanBase 的 HTAP 能力简化了技术栈,为未来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订单数据、实收金额、各类营销与促销信息,以及顾客的个人信息(在授权的前提下)等结构化数据均在点单过程中被记录与沉淀。此外,为了制作这道宫保鸡丁,餐馆还需管理与之相关的众多物料信息(BOM),这些信息构成了菜品背后的供应链数据。从采购、订货,到生产加工,再到门店出餐,每一步都伴随着数据的产生与流转。
这些实时业务数据还只是餐饮企业数据海洋中的冰山一角。离线数据,如监控系统收集的餐厅卫生状况、顾客用餐后的餐具回收时间等,同样构成了餐饮数字化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数据共同支撑着餐饮企业的标准化运营,使得每家餐饮连锁企业背后都能沉淀海量的数据。
“在一个标准化运营的餐厅背后,往往蕴藏着数十 GB、上百 GB 甚至更多的数据,因此数据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食亨 CTO 刘鹏说。
食亨 2017 年初创之时选择的数据库是 MySQL。刘鹏坦言,当时的考虑相对简单,能存储和读取数据、满足基本的 IO 性能即可。MySQL 因其能满足食亨这些需求、且对开发和运维友好而备受青睐。然而,随着食亨业务的迅猛扩张,从最初的外卖代运营逐渐拓展至全栈的线上门店解决方案,MySQL 数据库的实例数达到 100 多个,已难以满足食亨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食亨面临的首要挑战是数据量激增,单表记录甚至超过 10 亿,逐渐逼近 MySQL 的能力极限。另一个挑战则是随着大量数据分析需求的涌现,食亨引入了 Hadoop 大数据平台、中间件如 Kafka 以及 ETL 工具等,技术栈日益复杂,运维难度也随之增加,食亨迫切希望简化运维流程。
面对新的需求与挑战,食亨开始着手考虑数据库的升级与替换问题。
“技术方案最早是研发人员在我们的战略需求会议上提出的。会上,一共提出了包括 OceanBase 在内的四个候选数据库来替换 MySQL。这些数据库都属于分布式数据库范畴”。刘鹏解释说,之所以从一开始就选定分布式数据库,是因为分布式数据库的扩展性更好,能避免单点故障问题,可用性更高,即使某个副本丢失,仍有其他副本可用;同时,对硬件要求较低,在成本上更加节约。

“我们将产品开发视为一种投资行为,因此在调研阶段倾注了大量心血。”刘鹏解释说。
食亨关于数据库选型的核心诉求是其性能上没有瓶颈,同时,升级后成本要有所下降。由于设定的标准颇为严格,在首轮调研与评估后,四个候选数据库的表现均未完全满足食亨的需求,但相比之下,OceanBase 的表现最为突出。
食亨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了 OceanBase,OceanBase 迅速给予了积极回应。OceanBase 的工程师针对食亨的应用场景进行了针对性优化,优化后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明显领先于其他三个数据库一个量级以上。随后,食亨又对 OceanBase 与 MySQL 的语法匹配度进行了评估,发现二者几乎完美契合,最终决定采用 OceanBase 的云数据库服务 OB Cloud。
决策做出后,食亨很快就投入到数据库的切换工作。刘鹏介绍,尽管 OceanBase 与 MySQL 在语法上高度匹配,但仍存在一些细微差异。为了充分发挥 OceanBase 的性能优势,迁移过程中仍需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工作,如索引的建立与优化、不同表单间的 Join 方式调整等。
在此过程中 OceanBase 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刘鹏感慨道:“很多时候,OceanBase 的工程师几乎是手把手地指导,帮助我们完成从服务规划、梳理到最终切换的全过程。他们几乎像八抬大轿一般,将我们稳稳地送进了 OceanBase 的生态圈,像这样的服务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
在刘鹏看来,OceanBase 的这些努力不仅有效降低了食亨进行数据库切换的风险和成本,更让他深切感受到了 OceanBase 致力于将此事做到极致的决心与热情。“我能感受到这个团队确实想把这件事情做好。”

刘鹏表示,新数据库的上线给他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成本降低的同时,性能也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处理连表查询时,对于千万级甚至上亿条记录的分组聚合操作,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此外,新数据库还消除了 MySQL 的性能瓶颈这一后顾之忧。随着数据量和业务并发量的增长,OB Cloud 只需通过扩容即可轻松应对,而且可以完全实现自动扩容。
另一个让刘鹏印象深刻的是 SaaS 服务的 SLA(服务等级协议)得到了有力保障。作为一家 SaaS 服务商,食亨需要向客户承诺 SLA。然而,现实中总会有各种不可控因素存在,比如通信中断或者数据中心出现故障等,而 OB Cloud 提供的云端数据服务缓解了食亨不小的压力。
刘鹏介绍,食亨此前也曾小规模地采用过私有化部署的方式,但实践中发现设备故障很难避免,而上云之后基础设施部分的运维交给了云服务商,同时,云天生的弹性扩缩容能力让食亨可以更从容应对业务需求的变化,大大缓解了 SLA 的压力。
选择 OB Cloud 之后,借助其分布式数据库特性(如多副本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库的可用性,而且多中心多副本的容灾模式也为食亨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为业务连续性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保障。
此外,借助 OceanBase 的 HTAP(混合事务与分析处理)能力,食亨得以简化技术栈。在 MySQL 时代,食亨需要通过数据库+数仓来满足业务需求。而现在,原本在数据仓库上完成的数据分析可以直接在 OceanBase 数据库上完成,减少了数据迁移工作,并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时效性。
最后,系统运维人员也从本次数据库升级中受益匪浅。餐饮行业竞争激烈,运维压力巨大。现在通过云平台和 OB Cloud 提供的监控工具,运维人员可以很容易地发现问题、预见问题的发生,并进行针对性调优,这使得运维工作量降低了一半以上。
刘鹏透露,目前食亨除了继续推进数据库迁移工作外,还在探索 OceanBase 更多的能力以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包括 Data+AI。例如,探索 Text to SQL AI 的应用,让更多业务人员能够自助式完成数据分析;利用 AI 进行多语言/方言的播报,以及生成视频、图片等宣传物料等。
“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我,没有什么是开发出来后一直不变的。”刘鹏表示,“OceanBase 会不断进步,我们对客户的服务也会不断进步。我们会借助 OceanBase 的能力不断改进对客户的服务,共同迎接这个不断快速变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