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从信仰到工具

乍一看,云计算与工具还沾边,很难理解。但仔细分析,又觉得不无道理。信仰,值得用一生去追求,而工具只是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应该成为关注的核心,其所能造就的产品才是关键。

聚焦云计算,按业界常提的上下半场来划分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上半场,云计算就如信仰一般,厂商不顾一切扩规模、拼价格。但现在,这样的势头在减弱,云计算的价值在回归。就如北京供销科技CEO王帅宇博士所讲,云当下正在从信仰向工具过渡,云的工具化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

北京供销科技CEO王帅宇博士

这其中,有两个很明显的特征。

云的价值核心在上移。过去大家都在探讨云该怎么建、用谁家的云,现在业务、应用才是核心,谁能更好地满足需求,就选谁,云不是焦点。

公有云迈向混合云。不计成本的公有云纷纷意识到它们不是万能的,最近能看到包括微软Azure、谷歌云和阿里云纷纷布局混合云市场。

既然云正在成为工具,那云是锄头还是猎枪?

如何理解?同为工具,一个是间接的,一个是直接的。锄头必须要经过开垦、播种、施肥、等待,才能收获价值,猎枪直接就能创造价值。

王帅宇认为,各类云计算创业公司属后者,猎枪,像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以下简称“北京供销大数据”)这样依托强大产业背景延展业务的是前者,锄头。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猎枪火力猛、有锐气,但于产业而言更多是获取、成长,能给予的有限,因为本身的积淀也少;锄头创造价值的过程稍长,但扎扎实实能把过去的经验都带给用户。

从以上观点碰撞中,不难看出北京供销大数据对于云计算产业的认知,云计算是一个长跑项目,积累、沉淀很重要。这也是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北京市社”)进入云计算市场的底气。

迈过三道门槛,云才有戏

只听企业名字,可能你很难将其与大数据、云计算这样的业务挂上钩,但如果联系具体业务,以及时代的发展进程,其实并不难想到。

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亮相全球云计算大会

举个例子,电子商务,可能你更多接触的是京东、天猫,但农民买种子、化肥,卖棉花、玉米基本不会去这些平台,而这同样是个巨大的市场。王帅宇介绍说,2016年全国供销系统电商平台的交易额近6千亿人民币,可能没有京东、天猫规模大,但同样可观,而支撑这些业务的就是像北京供销大数据这样的平台,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伴随了整个农村电商的发展。

这是做一朵好云要跨过的第一道鸿沟,信任门槛。

实践出真知,只有经历过,才能指导、帮助别人。这是供销大数据具备的能力。成立于1949年,近70年的发展史,供销社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覆盖农业、金融、健康等很多领域,在服务这些内部业务的过程中,其也在不断进行经验的积累和人才储备。眼下只是到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北京供销大数据开始对外输出这些能力。其次,北京供销大数据还有一个身份,也是信任加分项,那就是国家队。

第二道门槛,资源门槛。没有广泛的布局,何来随时随地的资源获取?想拼云计算市场,先得布资源。

这方面,北京供销大数据有天然的优势,最简单的理解,毕竟在一个大的系统之内,像土地、水、电等资源的获取会更方便。截至当前,北京供销大数据已经形成了“3+10+X”的数据中心布局,三个核心区域,北京、上海、广州;10个重点城市,多是互联网骨干城市;X个二三线城市。此外,北京供销大数据还在美国硅谷设立了一个子公司。全国资源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全球化正在进行中。

第三道门槛,资金门槛。云计算是重资产业务,AWS、微软、谷歌、阿里云等无不是烧了数不清的资金后,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没有一个强力的后援,云计算这生意很难维持下去。而北京供销大数据目前已经吸引了近200亿元的产业基金做后盾。

看得出,虽然北京供销大数据正式宣布进军云计算市场的时间并不长,到现在还不够两年,但是对发展云计算业务的关键问题认识很清晰,方向很明确。

由内及外,由行业到产业

事实上,北京供销大数据的战略布局、业务规划也十分接地气。不贪全、贪大,优势在哪,先从哪做起,让客户去说服客户。

北京供销科技CEO王帅宇代表集团领取“2016-2017年度中国领先品牌奖”

具体而言,北京供销大数据云战略分三步走:

第一步打基础,布局资源、建云平台,到现在这一步已基本实现。“3+10+X”大格局已形成,IaaS、PaaS平台已经就绪。

第二步,从基础到行业,正在进行中。目前,供销大数据已经建成了农业云、物流云、金融云、医疗云等多个行业云平台。总的指导原则是供销社有什么业务,就逐步构建相应的云平台,其行业空间可以想象。这里举两个具体的例子,一农业云,北京供销大数据农业云能实现云上自动补光、补二氧化碳,调节温度、湿度,全方位呵护农作物的生长;二物流云,北京APEC会议期间所需要的农产品几乎都是供销社提供的,在供销大数据物流云的支撑下,整个物流生产系统,包括物流的回溯、配送的回溯都尽在掌控,使食品安全的关键一环变得更透明。

第三步,是当下也是未来规划,从行业迈向产业。换句话说,把北京供销大数据这种服务能力由更多对内转向对外,向产业输出,给予产业更多支撑。王帅宇在采访中给出了一个中短期目标,2017年做到2万核(处理器核心)、2018年翻10倍20万核,2019年到100万核。虽然业界很少以这个维度来考量,但北京供销大数据的雄心体现的淋漓尽致。

北京供销大数据会成功吗?

面对每个云计算厂商,我都带有这样的疑问。要大致判断一个云计算厂商的未来,重要的几个参考因素,有没有钱、有没有人、有没有行业积累,哪个最重要?不好判断。三个条件都具备,那成功几乎可以说是必然;如果只选两个,钱、人二选一,行业积累是必选项;如果只有一个,还是选钱吧,有足够的钱,也可以创造奇迹。

以此来分析北京供销大数据,三个因素肯定都在平均线以上,如果非挑一个薄弱项,可能是在云计算行业的积累,但即便如此,成功依旧是大概率事件,毕竟背后还有那么庞大一个系统支撑。

因此,尽管晚到,但北京供销大数据很可能会率先完成对云计算初创公司的超越,这个时间不会太长。至于再往前能达到哪个高度,就得看北京供销大数据的力度和决心了。从当前的规划来看,以务实为主,如王帅宇所讲,脚踏实地、知行合一。中短期目标依旧是农业云、金融云、智慧城市和健康云等,先做的还是供销社的优势产业。

两三年后,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