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俊科技 CTO 陈雨陆亲历并主导了这几次数据库的升级。每一次数据库升级的选择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OB Cloud 如何助力伯俊在零售领域精细化营销?第 16 期《DB 大咖说》大咖说邀请陈雨陆分享伯俊科技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本文为此次访谈的精简梳理,篇幅有限,如果您对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库升级等话题感兴趣,可以观看下方音视频~👇

伯俊科技的第一个客户是港资背景的 ESPRIT(发源于美国的休闲服装品牌),ESPRIT 进入中国后发展得很好,其在中国内地的 3000 多家门店使用的 POS 系统就源自伯俊科技。ESPRIT POS 系统的项目帮助伯俊科技在零售行业中站稳脚跟,此后伯俊科技又开发了 DRP(渠道管理系统)、ERP 等,随着产品的不断壮大,现在伯俊已经成长为零售行业头部的数字化技术服务商。
伯俊科技为 ESPRIT 开发的 POS 系统是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还不发达,门店上网主要靠 56K 或 512K 的调制解调器(学名 Modem,俗称“猫”),采用的是 C/S 架构,数据库是微软的 SQL Server,由于网络不稳定,常常还要在客户端配一个本地部署的微软的轻量型数据库 Access。
伯俊科技的第一次软件架构升级始于 2009 年。彼时,客户业务高速增长带来了高并发量和大数据量的需求,数据库承载的压力显著增加,SQL Server 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伯俊科技将数据库换成了 Oracle,同时,软件架构也从 C/S 变成了当时流行的 B/S 架构。直至 2011 年,伯俊科技的软件研发都建立在 Oracle 的底座之上。
2017 年,互联网应用大爆发,线上业务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同时,以微服务架构为代表的新软件技术不断涌现,为了适应线上线下零售业务的全面发展,伯俊科技决定对 B/S 架构进行第二次升级。
“这一次系统从集中式架构走向了分布式,数据库也从集中式 Oracle 数据库,走向多种数据库并存,不同数据库各司其职。”陈雨陆表示。
陈雨陆介绍,在此之前,所有 OLAP 和 OLTP 业务都由 Oracle 数据库统一提供支持,而新的系统将它们分开了。
其中,核心数据库从 Oracle 换成了分布式中间件 + MySQL 数据库,主要用来支持 OLTP 业务;还引入数据仓库,用来支持 OLAP 业务。另外,为提高系统的查询和分析能力,伯俊还采用了 Redis、Elastic Search 等数据库。多种数据库系统并存,增加了数据处理流程,导致整个系统架构有些复杂。
“其实,我们并不想让系统架构变得这么复杂,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一个数据库能满足我们的所有诉求。这也让我们背负了很大的技术压力,我们需要完成之前在 Oracle数据库上能做到的事情。” 陈雨陆说。
从 2017 年开始,伯俊科技总计投入超过 2 亿元人民币进行新一轮的软件改造。然而,复杂的软件架构带来的问题并没有消除,直接体现就是运维成本高。到 2019 年,零售市场增长趋于平稳之后,经济压力之下系统的运维成本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了。伯俊科技决定着手解决技术压力的问题,整合多种数据库,通过实现应用的一体化,来降低运维成本。新数据库的选型进入伯俊科技的议事日程。
“我们是软件公司,我们需要实现技术服务的商业化,需要以更简单、更低成本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业务问题,更换数据库正是为了这个目的。” 陈雨陆表示。

第一,需要能同时提供 OLAP 和 OLTP 的能力。此前因为数据库的能力不够,不得不将 OLAP 和 OLTP 分开,通过不同的数据库来承载这两类需求,现在希望能合二为一。
第二,成本可控。因为技术架构导致日常运维成本和使用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希望通过数据库的替换降低系统复杂度,从而降低成本。
第三,支持云化,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因为伯俊科技既有运营在公有云上的客户,也有采用私有化部署的客户。这就要求数据库能支持不同的部署模式,包括私有云、公有云,还要支持国际化的云,比如 AWS 等。
第四,功能上可以兼容 Oracle。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需求,因为很多企业软件原来用的就是 Oracle,新的软件需要具有兼容 Oracle 的能力。
“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和市场上的主流厂商进行了接触和测试。虽然也有其他厂商能满足这些要求,但我们综合评估和测试下来,OB Cloud 的性能是其中表现最好的,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 OB Cloud。”陈雨陆说。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伯俊科技就基于 OB Cloud 对软件系统进行重新适配和修改。为了检验数据库的性能,伯俊科技还选择了一些不同类型的零售企业进行了试点。
“我们选择的基本都是具有最复杂业务场景的大型零售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验证 OB Cloud 是否真的好用。比如,有以线上为主有爆发性订单的零售企业,有线上线下结合且业务复杂的零售企业,还有在国内和国外同时有业务但有隔离需求的跨国零售企业等。” 陈雨陆表示。
在大数据量场景下,OB Cloud 原生分区表提供近似无限的扩展能力。经过客户业务场景的实践,OB Cloud 得到了伯俊科技和其客户的一致好评。伯俊科技进行的系统压测结果以及“双十一”全链路的实际运行结果都表明,完全能满足业务要求。
陈雨陆介绍,在进行数据库的替换过程中,伯俊科技自己也摸索出来一套成熟的数据库迁移办法。比如,从分析类业务入手,先将日常订单的查询履约从原来的 ElasticSearch 切换到 OB Cloud 集群,然后再对 TP 业务进行迁移。在对 TP 业务进行迁移时,也是先对分库分表进行微服务原生改造,然后再借助 OB Cloud 的迁移工具 OMS 等将数据迁移到 OB Cloud。

订单履约也体现了 OB Cloud 的优势。现在大部分零售企业都是全渠道经营,如果消费者在网上下了一个订单,这个订单谁来履约,这里往往涉及很多复杂的查询。因为有各种复杂规则,比如要考虑各个店的售罄率、库存量、距离远近、人力配备、货运成本等,最后的结果需要通过一个复杂的多表关联查询才能得到。原来需要通过多套数据库配合才能完成,现在通过 OB Cloud 的并行查询能力就能完成,在查询架构简化和降低成本的前提下,AP 性能提升 30%。
OB Cloud 具有 HTAP 能力,OLAP 和 OLTP 可以在 OB Cloud 一套数据库上全部完成。HTAP 能力带来的精准查询,让伯俊的客户在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顾客运营等方面更加高效。在库存管理上,可实时监控库存水平,降低积压缺货风险;在供应链管理上,确保货品及时流通;在顾客运营上,通过分析顾客偏好,提供个性化推荐增加客户满意度,提高销售额……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极大提升了伯俊及其客户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响应、抢占先机,保持业务高速增长。
由于客户和伯俊科技都对 OB Cloud 非常满意。今年,伯俊科技和 OceanBase 又开展了新的合作,对一些面向中型客户的软件进行改造。这些软件原来也是基于 Oracle 开发,有大量的存储过程。经过 7 个月时间,这些系统也完成分布式升级,并完美地适配了 OB Cloud。
陈雨陆表示:“OB Cloud 大大减轻了我们软件服务商的技术研发压力,让我们可以专注于企业的业务。我们希望携手 OB Cloud 共同走向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面向未来,伯俊科技将继续和 OB Cloud 深入合作,利用OceanBase 分布式的产品能力为零售企业简化技术栈,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共赢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