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到平衡点,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被现实“打了耳光”之后的觉醒。

——采访手记

SaaS已死、中国不需要SaaS,这类唱衰言论甚嚣尘上。原本火得一塌糊涂的SaaS市场,现在遭遇了“至暗时刻”。

冷静思考,SaaS真的会死掉吗?问题出在哪里?出路在哪里?我们深度对话销售易CEO史彦泽,试图为问题寻找答案。

这里特别说明,之所以选择销售易,是因为销售易近期有两件事备受关注,一个是裁员,一个是连续七次登上Gartner销售自动化SFA魔力象限报告。一个在大众看来是“发展得不好”,一个代表着“发展得很好”,两个“矛盾”的事件放在一起谈,对研究当下的SaaS行业很有代表性。

Part 01 资本褪去,SaaS在裸游

还是要从源头说起。

全世界SaaS得益于资本。所谓,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有了资本的支持,SaaS厂商像坐了火箭一样,发展得飞快。如果没有资本支持,中国SaaS厂商好像不会成长。

以我们常学习的美国为例。美国大部分SaaS企业成立于1999年后,有了资本不断烧钱、不断助推,在历经8~10年的高速成长后上市,且市值惊人。典型如Workday、ServiceNow、Zendesk,还有SaaS行业的鼻祖Salesforce。

在中国,模仿美国是重要的。在2014年,中国SaaS行业投融资达到108起,同比暴增237.5%;到2016年时达到巅峰,共计329起,之后逐渐减少。

▲国内SaaS行业历年融资情况一览

疫情三年,线上业务备受关注,风投继续疯狂,最典型的是,2021年2月份共有12起,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起,总融资额超18亿元。

然而,如果见不到盈利,投资激情来的快,退的也快。SaaS行业好像一下成了“过街老鼠”,资本躲避不及,碰都不愿意碰。

经济下行、边缘政治、盈利问题、上市问题、人效比问题、产品和技术问题、行业渗透率问题、大B和软件问题、售后问题、续费问题等等,都一股脑地砸下来。

所有问题背后是SaaS的商业本质——做一款产品的目的是什么?依靠资本的目的是什么,是快速上市还是“养个孩子当猪卖”?

于是业内讨论来讨论去。

按照销售易创始人兼CEO史彦泽的话说:“完全依靠资本,一味地走融资、上市圈钱的路径,是跑偏的。因为,资本追求的是规模导向、增长导向,向投资人负责,一旦资本跟不上,SaaS厂商的运营只能停止。”

这给中国SaaS市场一次警醒。这也违背了SaaS的初心——为企业创造价值。

Part 02 SaaS的商业本质是什么?

那么,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显然要走一条不同于国外商业模式的路,不能单纯依靠资本。

即便国内也出现了金山办公、有赞等市值过百亿美元的SaaS厂商,但对标国外SaaS厂商,仍有较大差距。更打脸的是,国内SaaS厂商争先恐后地喊着要做中国版Salesforce,至今没有一家能成。

基于国内外环境、用户习惯的差异化,国内SaaS厂商需要跑通商业模式,由资本导向转向稳定、健康的现金流导向

其实,现金流是财务层面关注的最核心问题,是一个公司健康稳定运转的前提条件。在现金流这个大问题背后,隐藏的是经营层面的诸多问题,比如收付(应收)款周期、人工成本、经营规模和利润、毛利和净利润之比、库存和周转等指标。

单纯说SaaS行业,现金流将审视商业模式能否跑通。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SaaS行业需要重视这么几点:

重视标准化产品

在满足行业更多企业需求,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能降低研发成本。这需要SaaS厂商完全懂行业需求,并且能够耐得住寂寞,不能盲目追求“签单”和“经营考核”。

建立一体化产品

这对企业而言,平台化产品将覆盖应用、流程、数据层面的整合方案。但是,什么是平台,能否深入到企业的核心系统之中,起到支撑作用?

帮助企业将本增效

提出这个问题感觉很可笑。但这就是中国SaaS应用的老问题。企业为什么购买工具类软件?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不同。对于SaaS厂商而言,用产品、用客户、用行业证明尤为重要。不要贪图一时的数字营收,也不要总想着“跑马圈地 拿钱上市”,而是要踏踏实实想着为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有了价值,跑通了商业模式,SaaS厂商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尴尬。

Part 03 销售易算不算成功的厂商?

销售易是中国最早一批SaaS厂商,也经历过资本的催化,也有自己的至暗时刻。

外界传闻裁员是真、产品线收缩是真、战略调整是真。但剖析这些信息就会发现,销售易一步一脚印是真,拥有大量客户、持续打磨产品、验证商业模式还是真

用史彦泽的话来说,“懂整个行业也热爱这个行业,更喜欢和客户在一起探讨问题。坚信长期价值,坚信只要做正确的事,定会盈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当大环境发生变化时,感觉被扇了一个耳光”。

这是销售易对如今现状的形容。

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销售易所有的行为都指向了“重视现金流、跑通商业模式、走向盈利”的节奏。

  • 举措1

忍痛砍掉了以零售为代表的几个ToC的业务线。去掉非重点业务,将精力集中在主业务,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核心力量,聚焦主航道。

  • 举措2

技术和产品持续优化。将行业理解、国外经验和本土特色融为一体、持续输出一流平台型产品。以Gartner SFA市场报告为例,销售易是唯一一家连续七年连续上榜的中国CRM厂商。产品不掉链条,必能巩固其行业地位。

  • 举措3

更重视大客户需求。本土大客户有特殊需求,服务好这些客户可将经验复制到其他行业和中小型客户中。而且,边缘政治、外资企业、出海等等因素带来新机遇,施耐德电气、海康威视、伊顿公司、三一等大企业都选择了销售易。

  • 举措4

关注行业痛点,拓展优质客户。专注在核心客户和行业中,进一步提高产品如何解决客户痛点方面,而非所有行业一起抓。不以“签单”为目的,而是“盈利”为目的;不以中国特色的“低价竞争”为策略,而以解决客户痛点为策略,自然赢得客户信任。

当然,行业各种猜测销售易行为。裁员也好,调整业务也好,都是市场、公司业务之间的平衡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促进公司稳健运转,给公司带来利润

如果按照这种节奏,不出1~2年,销售易就可以为SaaS行业打个样,证明有了良好的商业模式,公司盈利不是问题。

这么看,销售易依旧是一家不错的SaaS厂商。

Part 04 未来的信心来自哪儿?

对未来,史彦泽充满信心,是一个理想主义。

一位美国的管理大师写的一本《商业的本质》的书,梳理了美国500强公司的经验,得出了“商业的本质是给客户提供价值”的结论。这本书对他的影响很大。在他看来,只要坚持长期主义这样的理想主义,商业就能走向成功。

基于商业成功理念,创业以来,史彦泽一直有一个执念,就是通过完整的平台帮助客户实现经销,用先进的技术把企业与客户的连接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实现产业的提升和变化。

▲销售易官网展示众多客户案例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客户并不了解CRM,也不知道怎么用,有的政企客户对软件并不信任,尤其是核心应用软件,他们需要考虑安全性以及服务商的能力。而且大环境下,都在唱衰SaaS。

那么,史彦泽的信心来自哪里?

他表示,“来自见客户”。这么踏实的答案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他通过见一个个具体的客户,看到销售易CRM解决方案切切实实的价值,信心倍增。

以海能达为例,这是一家全球专网通信龙头企业。这个项目销售易跟了三年。因为,海能达对国产CRM并不满意,每年都会拿出一个小项目交给供应商,但结果都不满意。

直到第三年,销售易脱颖而出,双方才达成合作。销售易用了5个月的系统开发、上线,以及通过3个月的系统运行,助力海能达按期完成了从Salesforce系统到销售易CRM的全面替换。这样的服务速度和能力,让海能达CEO很是佩服,并强烈宴请史彦泽以示感谢。

在见客户的过程中,史彦泽获得的不只是某单个项目的成功,而是看到国产CRM的价值释放,在一步一步推动国产CRM向前、向好发展。

这不是单个厂商的崛起,而是以中国为代表的SaaS群体崛起,是国产软件的从模仿走向独立、从靠资本输出到独立成长、探索出商业模式、归回商业价值的道路。

回答开篇的问题,SaaS不会死,只要能给客户创造价值,就有存在的理由。而且,因为有史彦泽这样的理想主义者,SaaS行业会继续向前发展。

那么,行业能不能多一些销售易这样的公司、史彦泽这样的执着的理想主义者?

问题交给行业,时间给出答案。